申请试用 | 帮助中心 登录 | 注册欢迎您来到桥易软件

工程勘察设计信息化将驱动行业革命

来源:桥易软件-远程设计SaaS平台2013-03-11

信息化建设对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来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着力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契机,正在转型发展的广大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唯有坚定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理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在谈论国内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等话题时,“信息化”都是绕不开的关键词。短短几十年时间,在经历起步、计算机普及、网络化应用三个重要的阶段之后,国内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未来将走向何方?又将带来怎样的变革?

从零的突破到生产力革命

三维建模、辅助设计、信息进库……经过三十多年演变,席卷而来的信息化彻底改变了工程勘察设计人员传统的工作方式,改变之大,出乎意料。

“35年前,也就是1978年年底,全国设计单位拥有的计算机数量仅93台。当时的国家建委召开了设计单位使用电子计算机经验交流会,开启了工程设计行业计算机的应用。”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交流大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重介绍,35年后的今天,经历过起步、计算机普及、网络化应用三个重要的阶段之后,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信息化正在步入集成化的协同工作阶段,以“信息化促进行业现代化”的理念,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行业及其企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发展的历程和现实告诉我们,信息化建设给全行业带来整体效益的大幅提升,为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等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陈重说,这得益于政府领导、协会促进、企业单位践行以及国内外IT厂家的协助配合。

根据相关机构的实际测算:信息技术提高生产效率30%,缩短设计周期50%,提高设计质量30%,节约工程材料20%,信息化建设成效凸显,市场竞争力也随之大大提升。另一组数据也证明信息化建设表现出来的强大生产力,据统计,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人均营业额从改革开放之初不到3万元,到2001年的9.75万元,再到2011年的74.72万元,30年的增幅达到25倍。

从海外引进到自主研发

根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调研,目前,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信息化投入正在不断增大,尤其是大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占勘察设计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部分企业达到2.5%至6%,个别甚至已接近10%,近三年来年均增长率达15%左右。

“从全行业来看,推进信息技术进步已走出过多偏重硬件采购的误区,转向更加注重在软件上的投入。软件正版化率逐年提高,国产软件水平快速提升。”中国勘察设计协会负责人介绍,当前,除从市场上购入外,许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与国内外的软件公司合作定制研发,并组建自主研发团队,取得了很好效果。

数据显示,在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抽样调查中,55%的企业设置有信息管理部门,建立了从几十人到二百人不等的软件研发专业团队,自主研发的软件产品不仅应用于本企业,而且走进了市场,为同行提供信息技术方面的服务,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是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显著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行业及企业的人才结构和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职工队伍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并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说,联合国际知名软件公司合作研发工程软件,在汲取先进管理思维和技术方法的同时,也把我国工程标准规范融入软件系统,进而加速了我国工程建设的国际化进程。

从协同工作到肩负使命

当前,随着国内经济转型发展,信息化也肩负了全新的历史使命,一系列新的契机因此诞生。

“长期来看,我国仅依赖资源和资金大规模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行业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实现经济增长的必然途径。”业内人士分析,经济增速放缓,推进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连续多年来行业工作量较大的压力,提供了行业“休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以蓄势待发的时机。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生产力、支撑创新发展,带动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在发展战略及其实施中应当占有一定的位置,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我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信息技术以其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的特有技术支撑作用。

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其它登录方式  
   
收缩
  • 平台QQ交流群

  • 479073528
  • 电话咨询

  • 029-88851152-2625

关于我们|支付方式|免责声明|友情链接|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9-2020 Powered by Qygqrj.com

桥易软件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3007407号-1